网易灵动发布 “灵载”:全球首款全域智能无人装载机,开启工程机械新范式

2025-09-24 17:08:13 来源:

网易灵动发布 “灵载”:全球首款全域智能无人装载机,开启工程机械新范式

9 月 23 日,BICES 2025 工程机械盛会上,网易灵动抛出的 “王炸”—— 全球首款全域智能无人装载机 “灵载”,给沉寂已久的行业投下了一颗技术石子。这款被定义为 “具身智能体” 的设备,不仅终结了工程机械无人化 “单点试点” 的尴尬,更以 “全域协同” 的新逻辑,开启了行业从 “人力密集” 到 “技术密集” 的范式跃迁。

公众最直观的好奇或许是:这款机器与传统无人设备的核心差异在哪?答案藏在三个关键突破里。其一,是场景适应性的 “破壁”。以往无人装载机多困于封闭料场,而 “灵载” 依托自研 “机械智心” 训练框架,能在港口、电厂、化工厂等开放场景中自主完成 “铲、运、卸、拢” 全流程,甚至在夜间无照明环境下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。这意味着它不再是 “实验室里的玩具”,而是能应对复杂工业场景的 “实战选手”。

其二,是安全体系的 “闭环”。工程机械无人化的最大痛点,在于人机混行的风险不可控。“灵载” 通过 “感知 - 决策 - 控制” 联动技术,不仅能识别动态障碍并主动避让,更能与厂区门禁系统智能协同,构建 “车 - 路 - 场” 一体化安全网,其连续安全作业超 50000 小时的数据,正是对安全焦虑的有力回应。其三,是行业生态的 “兼容”—— 它可适配徐工、三一等同业主流品牌,支持燃油与电动车型改造,大幅降低了企业智能升级的门槛,避免了 “设备替换式浪费”。

比技术参数更值得关注的,是 “灵载” 背后的行业价值重构。在人口红利消退、安全成本高企的工程机械领域,它给出了一组极具说服力的 “价值公式”:作业效率提升 30%、综合能耗降低 15%、人力成本下降 70%。内蒙古某露天矿的实践已验证了这种改变 —— 无人设备 24 小时连续作业,将开采效率拉至人力极限的 1.3 倍,同时彻底让工人告别了高原深坑的高危环境。这种 “降本 + 增效 + 避险” 的三重价值,恰好击中了矿山、港口等行业的核心痛点。

更深远的意义在于,“灵载” 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工程机械智能化从 “单点突破” 迈入 “全域协同” 的新阶段。正如行业专家牟均发所言,未来 2-3 年全矿无人化场景将逐步落地,而 “灵载” 所构建的 “设备智能 + 场景协同 + 生态开放” 模式,正为这种未来提供可复制的范本。它不再是孤立的 “智能机器”,而是融入工业互联网的 “数据节点”——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作业全流程可视化管控,通过多机协同调度打破设备间的 “信息孤岛”,为行业向 “智慧工厂” 转型提供了底层支撑。

当然,工程机械无人化仍面临标准缺失、成本高企等挑战,但 “灵载” 的出现无疑加速了破局进程。从春晚机器人到 “黑灯工地”,网易灵动的跨界尝试证明:当互联网巨头的 AI 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,催生的不仅是一款产品,更是重构生产力的新可能。对于行业而言,“灵载” 的真正价值,或许不在于它 “能做什么”,而在于它让整个行业看到了 “该往哪走”—— 那就是以全域智能为锚点,让工程机械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。